专家视点

  • ■杜梁在悬疑、宫斗、仙侠等题材高频出现的电视剧市场,根据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以下简称《阿勒泰》)恰如一股清流。该剧抛开烧脑、爽感、虐恋等常见叙事密码,转而将焦点投向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收缩了戏剧性的《阿勒泰》,凭借着缓速的游牧世界图景与松弛的群体精神状态,带给当下都市观众一次影像疗愈历程。游牧世界的时间逻辑散文化的叙事策略,决定了《阿勒泰》无须按照常规剧作模式反复为主人公设定完成目标的紧迫时间节点。该剧通过不断贴近哈萨克族牧民和游牧世界的时间意识,形成了一种相对松散的线性推进逻辑。故事中的时间逻辑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游牧民族节律性活动驱动的叙事时间。主人公李文秀自大城市返回彩虹布拉克牧区后,逐步融入游牧民族的时间逻辑。她先与故乡并不紧张、匆忙的生活节奏同频,再跟随牧民的季节性迁徙前往夏牧场,又在热闹的古尔邦节过后重返彩虹布拉克。在这个过程中,李文秀的个人时间让位于牧民的集体时间安排,甚至因季节性“转场”与尘世隔绝长达三个月,险些错过出版社对她投稿的回复。二是时间递进中的传统坚守。剧中的哈萨克族牧民,曾被原著作者李娟誉为“全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
  • “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是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的夏明翰被捕后在狱中写给姐姐夏明玮和她两个女儿的信,这封家书字字尽显夏明翰烈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1928年3月,他于武汉被捕后,在汉口余记里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8岁。红色家书记载了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不畏艰难、坚持斗争,直至牺牲的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荣光。透过这些家书,可以真切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人间正道是沧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理想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内容,也是红色家书最为鲜明的主题。“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史砚芬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中尽显殷殷报国之心,是他对“占据着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立国的精神之源,兴党强国的信念之基,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需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弘扬中激发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精神印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回望征程,一百多年来,党和人民用伟大奋斗、伟大功业和伟大创造书写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轨迹,既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创新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又是一部以民族复兴为目标、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的创业奋斗史,在历经艰辛的长期摸索中建立起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制度保证;更是一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构筑史、传承史,在实现现代化这一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铸就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历史证明,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
  • 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来,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全社会也非常关注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它与以往的社会生产力有着怎样的区别等问题。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就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特征、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发展路径等作了系统的阐述,既为我们理解领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思想指南,也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那么,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我们又该怎样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新质生产力“新”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与过去不一样总体来看,传统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物理型、单向无反馈型技术基础上的生产力,包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生产力(代表性技术是
  • 自2020年以来,上海老城厢的改建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目前已告一段落;对这座现今上海主城区范围内历史最为悠久、拥有千余年市镇发展史与七个世纪建县史的江南古城的再开发,正在进行之中。对于如何把老城厢作为现代化大都市中的历史空间与历史景观去看待它的建筑遗产与地面遗存,目前有着多种方法和立场。不过笔者注意到,无论是研究者、规划设计者与开发建设者,还是当地居民、游客抑或历史城镇的发烧友,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上海老城厢的改建,不能把它做成一座假的苏州、甚至是假的周庄”(建筑师唐玉恩语)。近年来各地涌现不少古城古镇和历史街区,简单的效仿、雷同的风格、缺乏质感的仿古建筑,确已成为通病,在热潮渐退的当下,其负面效应也已经显现出来了。可是,困难也正在于此。虽说传统的历史城市都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物质形态,但不可否认,像上海老城厢那样既有着近千年的多层次时空堆叠,又因为近代化的历史变奏而逐渐陷入停滞与多样化经历的古城,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开埠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激荡的时局、战火的摧残和易变的业态所带来的产权变更与建筑改建,一次次磨蚀了城内的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城市肌理愈来愈趋向于拼贴式
  • 摘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原来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很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视野,试图通过人与社会和自然间价值关系的整体构筑,构建具有生态伦理内涵的新集体主义。这种新集体主义也可称为生态集体主义。生态集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最新历史形态,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自我革新,是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新集体主义。生态集体主义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主要体现在“两大和解”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天下大同与天人合一的万物并育思想、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于一体的广延共同体思想,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伦理学依据。生态集体主义现已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因为其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伦理道德要求,并彰显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发展的重要时代价值。关键词生态集体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人类工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叠加的崭新时代,集体主义也需要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而发展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集体主义,即生态集体主义。”①2023年10月10
  • 编者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上海紧紧围绕城市定位、精神品格、历史文脉,持续打响上海文化、上海旅游品牌,始终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深耕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突出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特点,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着力打造上海文旅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全力助推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在五一小长假之际,本刊聚焦上海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就如何做好“大文旅”文章,特邀专家撰文,供读者学习参考。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均书写了重要的历史篇章,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基因,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是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应有之义。深化内涵挖掘,进行精准化阐释,塑造闪光点文旅融合从本质上满足的是文化需求驱动的旅游者对蕴含了独特文化价值旅游吸引物的消费,同时,也使文化类景观能够通过外部旅游者的介入实现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