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甘肃从实际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能源资源节约,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巩固绿色发展底板,建设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的必由之路。甘肃特殊地理位置决定必须优先发展绿色生产力。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担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维护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平衡发展的重任,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基于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之大者”的生态安全责任,必须走出一条优先发展绿色生产力,以绿色生产力促进甘肃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以“生态之变”“绿色之变”更好推动“美丽之变”和“富足之变”。需要指出的是,优美生态环境并不自然地构成绿色生产力,但一与人类劳动相结合,并成为劳动者的生存发展基础、劳动资料的自然来源和劳动对象的重要内容时,就构成了绿色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回顾上海作为红色码头乃至源头的历史片段,可以清晰看到何为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亦从一个侧面阐释上海何以成为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邵雍上世纪20年代,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学习马列主义以及培养干部、保存力量,中国共产党及其早期组织根据形势变化与革命斗争的需要,分期分批派人赴海外留学进修。就赴苏路线而言,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上海—海参崴—莫斯科”,另一条是“上海—大连—哈尔滨—满洲里—赤塔—莫斯科”,其共同点都是从上海出发。1921年6月至7月,俞秀松与张太雷一道,先后参加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8月,俞秀松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以下简称“东方大学”)第一期中国班,学习了4个月。1922年1月,俞秀松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月30日,又参加了历时3天、有67人参加的远东革命青年代表大会。3月,俞秀松回到上海,根据中共中央局的决定,积极投入恢复与整顿地方团组织的工作。1921年3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汪寿华(又名何今亮)、梁柏台等人走出上海外国语学社,前往东方大学学习。他们是走陆路去的,途经哈尔滨时被奉系军阀扣押。获释后,改由海道到达海参崴。当
  • 11—13世纪,欧亚北非大陆各文明间的跨文化交流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尤其是大陆东西两端的文明,直接交往日渐增强,因此中国与印度最为先进的科技发明得以向大陆的西部传播。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发明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甘蔗制糖与棉花种植技术,就是在该时期传播至西欧最为重要的科技成果。??众所周知,中国造纸术早在唐代就已经传入阿拉伯地区。自12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造纸术又通过阿拉伯地区和拜占庭帝国传入西欧。中国的初级火药知识亦是在唐代伴随着炼丹术而传到阿拉伯帝国。中国最早有关火药配方的记载是宋代的《武经总要》(1044年),大约两百多年后,阿拉伯帝国和西欧地区才出现相关记载。罗杰·培根(约1214—1292年)和阿尔伯特·马格努斯(约1200—1280年)是西欧社会最早记录火药配方的学者。关于指南针,中国最早在《武经总要》《梦溪笔谈》(约1088年)中已有较详细记载,并在12世纪初应用于航海活动;一个多世纪后(约1190年),西欧热衷于航海科学的亚历山大·尼卡姆(1157—1217年),才在其《工具论》和《论事物的本性》中首次对之进行描述,将之用于航海则是13世纪初期的事情了。尽管西欧至14世纪末
  • 《加泰罗尼亚地图集》(约1375年)中一页,全部共十二幅(六张双层羊皮纸)。地图集绘制了从直布罗陀海峡到西欧、东欧、西亚、中亚直到中国的交通地图,也包括从西班牙到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再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航海图。 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看世界”不能停,我们需要不断睁眼看世界,需要更多的韧劲,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更多的包容,出版更多的具有世界性的学术著作,从而把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内涵阐发得越来越系统化、学理化、理论化、伦理化、道德化,让世人看到中国文明的辉煌与博大。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既是历史传承的结果、文明互鉴的结晶,也是对中华文明形态现状的客观描述;既是我们内在的理想与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文明新形态的基本指南。不过,我们不能静态地、固化地、僵化地、画地为牢地理解这个基本判断,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去理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毫无疑问,历
  • 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中国教育报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委会面向全国征集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此次活动旨在及时提炼、总结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示范案例,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活动共征集到800多个案例,其中有不少关注“党建与‘五育’融合”的主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一般来讲,党对教育的领导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二是关于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澳门金沙城中心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澳门金沙城中心工作各方面。三是以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建与“五育”融合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即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化教育改革,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
  • 发挥场馆筑魂育人功能打造文化育人阵地澳门金沙城中心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秉承“为党管档、为校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澳门金沙城中心中心工作,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主动挖掘育人要素,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并形成合力,开拓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相融相济、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扎实推进校史校情教育每年有近百名新教工在校史馆、博物馆参观培训,近距离感受浓厚的上澳门金沙城中心底蕴与文化氛围,增强对澳门金沙城中心的认同感,从而知校、爱校、荣校、兴校。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之际,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和自豪感。主动对接学生生活园区,开展以馆藏珍品展和传统篆刻体验为特色的育人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立校史讲解服务队和博物馆讲解学生志愿团队,推动知行合一,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每年举办“走进上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少年大学文化体验日”等活动,吸引众多中小学生走进澳门金沙城中心校园,领略澳门金沙城中心的优良传统和校园文化,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的发展变迁历程。切实发挥场馆重要阵地功能博物馆挖掘珍贵馆藏资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展板和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互动体验活动,如巧手画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