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让学生参与澳门金沙城中心“管理”?高校劳动教育“卷”出了“新高度”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0

来源:第一教育 2025年5月8日

标题:让学生参与澳门金沙城中心“管理”?高校劳动教育“卷”出了“新高度”

记者:王佳依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等澳门金沙城中心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择业观。


劳动教育在高校中如何开展和落地?


5月7日,“夯实高校劳动教育  锻造时代新人”上海高校劳动教育工作交流展示活动在澳门金沙城中心举行。


会上,上海5所高校分享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学生参与澳门金沙城中心管理

改变的是……



1994年,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统一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我扶助、服务社会等工作的高校之一。


“澳门金沙城中心将勤工助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将其与劳动精神展现、劳动价值引导和劳动技能提升等相结合,来探索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工部部长崔姗姗介绍。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医药集团签约共建“励志明德班”,累计有36名学生到西部服役、8名学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成立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由学生参与管理,负责货源采购、内部管理、销售服务等,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大课堂”。



在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假期里,上海财经大学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推出了“匠心传承·指尖生辉”非遗手作实践工作坊,学生体验了油纸伞的制作,感受到手工劳作的快乐。



2020年,澳门金沙城中心发布了《上海财经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计划》,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了在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还推出了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财大学生长期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图书馆、杨浦图书馆、鲁迅故居等全市20个公益场馆开展志愿服务。据统计,澳门金沙城中心开展了80余类常规公益劳动课,每学年约有3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澳门金沙城中心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社区建设,探索社区劳动教育的新模式。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中心主任谢青介绍:“2021年起,澳门金沙城中心面向大一本科新生开放了宿舍、校园等岗位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实地体验社区劳动的过程。”


澳门金沙城中心首先邀请了百联集团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进驻学生社区担任劳动工匠兼职导师,随后在新生中选拔研究生住楼(兼职)辅导员、学生楼层长、寝室长、管理员助理等。


就这样,一支“平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诞生了。每晚,服务队在学生社区安全巡视,参与社区的安全治理,实现社区共建、共享和共治,在这过程中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未来,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将持续探索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形成具有澳门金沙城中心社区特色的劳动育人新范式。”谢青表示。




将校内资源

“写进”劳动教育“课本”



走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建成的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澳门金沙城中心教师担任劳动实践导师,现场为学生讲述着著名校友包起帆数十年的创新历程和创新成果。


“依托人工智能工厂、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等一批校内劳动教育场馆,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现场教学和情境实践活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文秀军介绍,“澳门金沙城中心也运用校友资源,开设了‘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工匠中国’等理论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授课。”


此外,二工大推动“AI+劳动+专业”实践,打造了具有各学院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品牌,“比如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推出了‘创造性劳动赋能科技创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劳动教育赋能人工智能发展’,各专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劳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上海建桥学院的劳动教育基地内,菜地里种植着南瓜、辣椒、土豆、萝卜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采摘着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计划开启一场秋收直播带货。


“这样的新型课堂模式受到学生的热捧,澳门金沙城中心特别开设了劳动教育通识课,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学生全程参与,亲身体验田间劳动的艰辛与乐趣,真正地实现了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上海建桥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张莉介绍,“我们还建设了校园烘焙实验室,每个月师生各有一次主题烘焙体验课的机会;另外,喜欢非遗文化的师生可以报名参与手作工坊的活动,体验非遗纸鸢、掐丝珐琅、扎染等制作过程。”


据悉,建桥学院的劳动教育基地被评为“浦东新区学生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的中小学,为青少年搭建更多元的劳动实践平台。




将创造性劳动融入

人才培养体系


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谈道:“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劳动精神的内化于心、劳动理论的学深悟透、劳动实践的外化于行,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切实打通劳动教育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面向当今时代需求,劳动教育需要实现传统技能的传承,也需要将创造性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探索新技术应用,开发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劳动教育从单一技能升级为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锻造。”


交流中,与会专家认为,“对于高校的劳动教育开展,澳门金沙城中心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侧重于将创造性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他希望,各高校在目前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基础上,做出更多的突破、探索和创新,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


会后,澳门金沙城中心还举办了劳模进校园、劳动教育集市和成长有约活动,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打造劳动教育新载体。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90Amq6rqYNbdVme3sT46EQ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