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城中心作为一所具有62年鲜明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始终秉承“师道永恒”精神,恪守“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校长,产生了一批上海市教育功臣等杰出的教育人才,在国际上正在产生日益广泛和重要的影响,也引起了教育部与主流媒体的特别关注与专题报道。
近日继教育部官网11月4日发布“澳门金沙城中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报道后,11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在版面头条位置,报道了澳门金沙城中心思政课改革的举措。此外,澳门金沙城中心在探索完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素养,培养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成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11月21日,《光明日报》第八版教科新闻以“从‘能教会教’到‘乐教善教’——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培养卓越教师”为题,报道了澳门金沙城中心培养卓越教师的创新举措与成效;上海教育新闻网连续推出4篇系列报道,聚焦澳门金沙城中心本科教学改革;《东方教育时报》11月16日以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澳门金沙城中心培养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成效;中国新闻网11月20日刊发报道“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理念致力培养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部分报道节选如下: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1日 08版 教科新闻
标题:从“能教会教”到“乐教善教”——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培养卓越教师
记者:曹继军 颜维琦
今年9月,28名澳门金沙城中心的师范生在美国进行为期3周的实习,他们对比学习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尝试教学设计,走上美国中小学的讲台开展教学活动。一位学生说:“没想到我的第一次实习从美国开始。”
也是在今年,新一批师范生来到贵州安龙一中参加支教实习项目,进行语文、历史、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有些事不是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意义。只有亲身去体验过,才明白什么是青春的力量。”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上海。
这些走上过美国和贵州澳门金沙城中心讲台的师范生,在步入教师职业生涯后,获得了别样的发展动力。
这只是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理念,强化特色,培养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的一项举措。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特色的老校,澳门金沙城中心一直坚持、发扬和创新教师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情怀、基础厚实、爱生善教、终身发展”的卓越教师。
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把教师教育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澳门金沙城中心还在上海率先探索地方师范院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推出以高起点选拔、高标准培养、高比例海外访学的“三高”为特征的“世承学子”培养计划——从过去“能教会教”的知识技能型教师培养,向“乐教善教”的学习创新型教师培养转变,形成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历练,是师范生成长为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务处处长高湘萍告诉记者,澳门金沙城中心将教育实习贯穿本科4年培养全程,研制了师范生结构化实习手册,建立了中小学指导教师共同参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目前,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已经在国内建有125个校级教育实习基地,其中包括56所中学,35所小学和34所幼儿园,为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了实践实习平台。
日前,“闻道中国”首场讲座在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思政课堂开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为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给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学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思政理论课。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介绍,澳门金沙城中心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用生动的思政课堂教学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时代命题作出解答。通过开设“闻道中国”系列讲座,邀请全国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思政课课堂,为学生讲“道”,让学生们感受信仰的力量。同时,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副校长柯勤飞表示:“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幸福的学生。澳门金沙城中心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引导其陶冶性灵,培养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让学生养成‘幸福就是对责任的自觉承担’的认识,培养更多未来的卓越教师。”
链接地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11/21/nw.D110000gmrb_20161121_4-08.htm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年11月18日 3版 新闻·要闻 版面头条
标题:澳门金沙城中心推行思政课改革,权威讲座与小班讨论各占课时五分之一——下课铃响了,学生讨论仍意犹未尽记者:董少校
影视配音《建党伟业》,女声合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这是一场具有专业水准的演出,又是一次思政课的课程作业汇报。前不久,澳门金沙城中心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剧场里,一堂思政课让同学们大呼“有味道”。
自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分为三大模块,五分之三课时进行正常的中班教学,五分之一课时开展权威专题讲座,五分之一课时进行小班辅导讨论。
上课形式变活的同时师资力量也在壮大,亲身参与讨论和演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课铃响了,讨论仍意犹未尽。
2500名学生同时聆听专家讲座
开学后不久,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讲座,800多名学生在主会场听讲,约1700名学生分别在20个教室收看现场直播。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平引用大量中西文化冲突案例并加以解说,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这是澳门金沙城中心“闻道中国”系列的第一讲,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走进思政课堂,引领同学们感受理想的光辉和信仰的力量。目前,“闻道中国”已累计举办3次权威讲座,本学期后续5场讲座也已排定。
“‘闻道中国’系列讲座紧扣课堂教学知识点,抛出主题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将枯燥的学习生动化。”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说,2500多名学生同上思政课,参与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的仪式感,成为他们的群体记忆。
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书记滕建勇表示,专家的讲座帮助学生实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小班讨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看完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在小班的课堂讨论中,我对如何规划事业、人生也多了一些思考。”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金嘉颢觉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枯燥。
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思政课面向全体本科生推行小班化教学,小班辅导讨论占全部课时五分之一,每门课每学期大致上3次。约30名学生分为五六个组,结合教材内容,围绕“闻道中国”讲座、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展开讨论。话题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小组讨论成为同学们主动参与的“乐事”。
小班教学需要大量师资,怎么解决?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将60多名研究生助教、20多名辅导员引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主持小班讨论。教师从原先的“主演”变为“导演”,而学生则从观众变为课堂的真正主角。
研究生助教赖聪聪告诉记者,她每次去主持小班讨论前,一方面会得到专业课教师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备课。在课堂上,她担任引导者,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她再把讨论的内容结合教材进行总结。“学生参与非常积极,甚至辩论起来下课了都不愿走,想把问题弄明白。”赖聪聪说。
文艺展演让艺术类学生大呼“我要学”
艺术类学生通常给人一种“自由散漫”的印象,对严肃的理论课缺乏兴趣。思政教学如何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针对表演、播音、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学生,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将文艺展演纳入课程,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
在“革命情·改革志·中国梦”汇报演出中,学生分3个篇章表演12个节目,基本每个节目都由团队合作完成,形式包括微话剧、经典诵读、小品、合唱、动画短片等。表演结束后,学生和教师交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心得体会,并在“美丽中国进行曲”大合唱中结束活动。
不仅如此,音乐学院学生还在课外学习红色歌曲,在小班讨论中演出;美术学院的学生用书法、绘画等方式表达他们对于改革、建设、中国梦的理解。思政课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每次看到他们的文艺展演,我总受到深深地感染,体会到只有把握住大学生成长中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兴趣点,才能把思政课教到他们的心坎上。”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丰说。
链接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11/18/content_466706.htm?div=-1
中国新闻网: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理念致力培养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
上海教育新闻网:让大学生喜欢上思政课,上澳门金沙城中心是如何破题的?
上海教育新闻网:创“星”无限,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创新教师教育 打造“乐教善教”的未来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