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十周年之际,“文明对话五千年 透过历史看世界”——4.23世界读书日《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进校园特别活动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澳门金沙城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承办,少年儿童出版社协办。
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受邀出席并致辞。她提到,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城市,理应是一个文化厚重、精神有力的城市,是一个能激发每一个孩子成长可能的城市。让儿童读懂历史、看清来路,才能真正创造未来。上海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工作,强调从“一米高度”审视城市空间与文化,与《世界五千年》的文明教育理念相契合。新版《世界五千年》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将文明史转化为知识图谱,强调历史教育对理解差异、追求和平的重要性。她鼓励青少年通过阅读建立文化根基与世界认知,培养包容胸怀与建设未来的力量。期望《世界五千年》成为青少年人生旅途中的灯塔、探索世界的罗盘。
活动现场,由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书记林在勇,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澳门金沙城中心副校长、《世界五千年》总主编陈恒,上海市南洋模范中澳门金沙城中心长李啸瑜共同为《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第一卷上海新书发布揭幕,并向南模教育集团一批澳门金沙城中心图书馆代表赠书。
《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总主编陈恒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丛书编写理念,旨在通过多中心、平等、共享的视角,重构世界文明叙事,打破“文明冲突”偏见,倡导文明互鉴。书中不仅涵盖历史事件、人物与文明交往细节,更注重培养青少年客观、包容的历史观,以理解复杂世界。他认为,历史是思考工具而非陈列品,需直面黑暗并探究其终结的启示,警惕民粹与盲从。阅读历史重在培养胸怀与判断力,尤其需对照中外近代五百年史,拓展全球视野。他呼吁青少年通过历史阅读涵养包容与怜悯,以客观真实的过去为基,创造人类共同未来。真正的历史能战胜神话与偏见,在人工智能与全球挑战并行的时代,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从他主编的《从蒙昧到文明》谈起,聚焦从人类起源到文明起源的漫长史前史,时长超三百万年。该书借助考古学成果,复原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过程。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有四次重大“革命”,前三次均发生在史前时期,是考古学探索重点。考古学研究显示,远古祖先曾有众多亚种,约十万年前现代智人胜出,取代其他古人类。史前期祖先为狩猎采集者,后约一万年前农业诞生,人群定居、人口增长,村落出现。随着土地产量提升,财富积累、社会分化,权力与财富集中于头人,催生文明曙光。大型定居点发展为城市,专业管理机构和阶层出现,国家诞生,其过程伴随战争与征服。
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魏葆珞在主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古印度历史的重要性。首先,古印度历史对人类历史意义非凡。如印度河流域文明,5000多年前便拥有先进城市规划、下水道系统及诸多独特文物,是人类早期重要文明之一。其次,古印度历史对亚洲历史影响深刻,以史诗《罗摩衍那》为例,其在亚洲多地流传,东南亚的艺术、皮影戏等均有其身影。再者,古印度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部分日常词汇源于佛经翻译,中国建筑、文字等也受印度文化影响。
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温珊珊在对提图斯凯旋门的分享中,为我们揭示了古罗马历史的丰富内涵以及这座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提图斯凯旋门,作为罗马城的荣耀象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强盛与扩张,彰显了罗马人对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等军事功绩的铭记与赞誉。然而,对于犹太人而言,它象征着屈辱与悲伤,是他们被征服、家园被毁的历史见证。提图斯凯旋门的存在,可以引发对古代社会权力运作、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的真相,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下的社会提供镜鉴。
互动环节中,四位专家与现场师生展开热烈交流。同学们积极提问,围绕《世界五千年》的内容以及历史学习、文化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向专家们求教,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思想碰撞的魅力。
据悉,该丛书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澳门金沙城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成立的“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首个重点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6卷54册,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第一卷率先推出。期待这套优质读物能为青少年打开看世界的新窗口,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同时,“青少年看世界”第二届光启读写大赛也在本次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大赛分为初中组“世界史故事大会”和高中组“历史写作挑战赛”,旨在鼓励青少年通过阅读《世界五千年》丛书,深入思考世界历史,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全球视野。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詹丹对大赛的具体情况和赛制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发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
最后,活动在全体嘉宾和师生的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通过发布优质历史读物、开展阅读大赛、举办主题分享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世界历史、培养全球视野的平台,对促进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和历史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呼应了世界读书日的主旨,也为推动青少年阅读和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阅读、探索历史的种子,让文化传承与全球视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人文学院,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