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二届中国与“一带一路”发展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澳门金沙城中心商学院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一带一路泛区域发展与合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澳门金沙城中心商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学生参加会议。
澳门金沙城中心商学院院长茆训诚、社科处副处长公磊在欢迎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理政新举措,如今已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同与接受。本届会议的主题与上一届会议一脉相承,那就是从理论、实践、国内、国外等多个角度,对中国推动经济发展治理经验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借鉴和启示进行连续和深入的讨论。他们期待来自国内、国外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发展治理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研究员在“‘一带一路’平台与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发言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自由贸易区意义也不是一种对外援助,而是中国所倡导的共同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它不是基于协议、承诺而是基于共商和共识,它赖以运行的是项目合作而不是组织建构。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与‘一带一路’新谋划”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自2007年以来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复苏,但这场复苏难以通向持续的繁荣,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存在着重大结构性矛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程大中教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区域主义战略”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是目前客观存在的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但国内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理念与知识以及产业安全性等却普遍缺乏认识。他认为,相对于中国跟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的关系而言,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体的价值链关联关系非常弱。
澳门金沙城中心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在“‘一带一路’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的发言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所隐含的深刻发展与治理层面的内涵首先要深刻理解。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十八大以来实施的自贸区战略、城市群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等串联起来,这必然会给中国国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崭新局面。他结合江苏、浙江、重庆、上海、中西部地区过去几年积极探索的经验,认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土耳其Dokuz Eylul大学商学院Kirkula Berna教授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在中东和北非产生影响”的发言中认为,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目前,中东和北非地区应该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重点,原因是主要发达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在降低。中国所谓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应该同时推进,但在推进的过程中,这些地区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设施、安全、宗教等问题。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宏观与战略所所长王莹教授,在“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现实机遇、风险校准与路径选择”的发言中认为,“一带一路”提出的四年是中国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四年。她分别结合“五通”中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谈了“一带一路”给中国保险业所带来的巨大历史性机遇,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很多经济财产和金融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来对冲。
在接下来的学术报告中,来自国内的学者还就“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讨论。澳门金沙城中心商学院张震副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地区人民币的区域国际化可以逐步提上议事日程。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荣健欣认为,“一带一路”地区的族群分割、各国不同的偏好等值得我国政府和企业的注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史龙祥教授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对“一带一路”区域的OFDI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且在基础设施类投资类以及国有企业投资方面的出口创造效应更为显著。他建议,以基础设施和大宗商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可以尽快启动直接投资。澳门金沙城中心哲学与法政学院的石文龙教授认为,人类共同利益是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是对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补充与完善,反映了国际法的未来走向与最终目的。
中国发展经验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启示还吸引了国内高校研究生的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黄慧华、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研究生陈健、中央财大蒙思承博士生、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魏莉、天津商业大学袁晓辉等也基于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自蒙古国的Shagai、来自老挝的Shouako、来自南苏丹的Deng Kuany Wel等分别讨论了蒙古、老挝和马拉维和尼泊尔这样的内陆国家从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学习到的经验。来自德国的Victor和来自法国的Piotr和Saim、来自墨西哥的Francisco和Daniel等分别讨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东欧和印度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倡议,沿线国家应该积极接入。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对这些国家启示很大。各自国家应该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的紧密联系,探索出有利于他们国家发展的新道路。
(供稿、摄影:商学院 作者:刘艳萍、陶欣洁、黄丹煌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