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城中心举办“STEM教育全球趋势与中国行动”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10

金秋时节,桂香沁人。1122日,由澳门金沙城中心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教育学部和教育部教育大数据和教育决策实验室联合承办的“STEM教育全球趋势与中国行动”学术研讨会在澳门金沙城中心国际教师教育中心举行。研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战略部署,致力于探索STEM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本次研讨会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24年度“上海智库论坛”活动之一,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门金沙城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STEM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分享中国的创新实践。本次研讨会包括主论坛和“STEM融合与创新基础教育”“STEM教育的理论与前沿探索”以及“中哈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对话”三个分论坛。

主论坛由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澳门金沙城中心副校长李晔教授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教授分别致辞。李晔指出,STEM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更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他强调了澳门金沙城中心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五点初衷:一是注重全球视野,通过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在STEM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二是立足本土行动,探索将STEM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中国教育体系;三是关注跨学科融合,探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四是着眼实践与创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五是重视政策与支持,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STEM教育发展的政策。

桑标指出,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STEM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他特别介绍了上海在STEM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正在积极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这是欧美之外的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他表示,希望通过凝聚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全球STEM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作了“AI时代国际STEM教育政策与行动”主旨报告。王素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生产方式、科研方式、竞争要素的重塑。她指出,AI已成为基础设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面对这一趋势,世界各国纷纷调整STEM教育政策,特别是2022年后,各国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加大了对STEM教育的投入。她还系统梳理了各国STEM教育行动的六大类型,包括政策战略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教学改革、行业合作、参与激励以及研究评估等。

上海交通大学江丰光教授作了“STEM教育的本土实践与国际研究”主旨报告。他从STEM教育的三大实施类型出发,即教师主导型、正式与非正式结合型、以及共同体型,分享了大量具体案例。特别是在本土实践方面,他详细介绍了利用乐高、虚拟软件等手段促进学科学习的创新实践,以及针对农村地区开展STEM教育公平性探索的经验。他的研究表明,STEM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李晔教授作了“AI时代科学教育的STEM范式”主旨报告。报告深入阐述了AI时代科学教育的三个特征:一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二是科学教育已从边缘走向核心;三是培养模式从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培养。他以澳门金沙城中心的改革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师范专业和科学教育专业的创新举措,强调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未来教师。他还提出了"大中小幼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想,主张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基础教育为基点,推进科学教育创新。

桑标教授作了“我国高校培养STEM专业人才的现状、特点与启示”主旨报告。报告基于教育大数据分析,首次系统呈现了我国高校STEM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图景。基于研究发现,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STEM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布局,将其作为支撑和服务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二是系统谋划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加强经费保障、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创新;三是分类支持引导不同区域和高校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建立分类支持体系;四是构建STEM专业人才培养的监测评价和指导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发展STEM教育既是时代召唤,更是历史使命。要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创新的教育理念、更务实的探索精神,推动中国特色STEM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STEM融合与创新基础教育”分论坛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主持,来自上海、深圳、重庆、浙江等地的教育管理者、中小澳门金沙城中心长和一线教师分享了STEM区域推进与澳门金沙城中心实践的创新案例。上半段,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上海市青少年STEM研究院副院长钱文华,分享了徐汇教育从“STEM”到“STEM+”的探索之路,展示了STEM教育在区域层面的深化与拓展。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伟龙,分享了罗湖新质科创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一线经验。澳门金沙城中心附属中学党委书记严一平,分享了该校“科学素养+”培养案例,强调了科学素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上海市位育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亦群,分享了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芯”实践,通过跨学科融合,多空间融合,产学研融合形成澳门金沙城中心科学教育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特色和样例。上海市实验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慧,分享了STEM教育校本推进的实践以及孩子们在做科创过程当中的思维和行动。澳门金沙城中心附属第五实验澳门金沙城中心校长陈勇,分享了从儿童大学的办学理念,到如何从科创教育、劳动教育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三个方面来驱动STEM教育。

下半段,澳门金沙城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邱峰就STEM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研究应用分享。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司文鑫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师教育变革,提出了人机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副校长吴俊分享了STEAM教育的附小实践。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及附属崇明区江帆中澳门金沙城中心长冯强讨论了提升教师核心能力以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朱莹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跨学科科普课程的实践。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科技总指导沈轶敏则分享了如何丰富教育活动并搭建创新平台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等教育分论坛以“STEM教育的理论与前沿探索”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澳门金沙城中心的教育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了STEM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践探索。研讨会由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院包志梅博士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主任桑标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发展与人才成长中心副主任朱佳斌副教授以“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行动”为题,介绍了欧美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在引领经济与工业发展的情况,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挑战及其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系主任吴振华副教授的“儿童早期STEM素养: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聚焦于学前儿童的STEM素养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完整的儿童早期STEM素养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探索了该指标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实验室主任助理谢晨副教授在 “STEM教育对科学兴趣与创造力的影响——基于57项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报告中通过综合评估国内外实验研究,分析了STEM教育对提升学生科学兴趣、成绩及21世纪高阶素养的作用。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院许苏副教授的“中国STEM教师的挑战与机遇”以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STEM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知识形态转变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美副教授的“初中生的科学资本与STEM态度及志趣:基于一项初步研究”,着眼于“科学资本”这一新视角,调研研究发现科学资本与学生的STEM态度及兴趣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并提出通过科学资本的积累促进青少年对STEM学科热情的建议。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院闻凌晨博士以“STEM教育政策流动与科学教育演进”为题,从政策层面剖析了STEM教育的演进,提出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抓住问题流、政策流与政治流的耦合窗口,并处理好国际经验的参考与借鉴与本土化之间的平衡;并强调教师是推动政策落实的关键,应通过教师赋能来实现科学教育的转型。


(供稿、摄影:教育学部、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