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科建设助力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专家咨询研讨会在澳门金沙城中心召开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次数:529

 

 10月17日,由澳门金沙城中心主办的“教育学科建设助力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外宾楼101室顺利召开。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上海教育学会原会长张民生,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澳门金沙城中心原校长俞立中,上海市教委原副秘书长、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原秘书长佘国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澳门金沙城中心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念才,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徐士强等校外专家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校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管理处、教育学部承办。

 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书记林在勇,上海师范大澳门金沙城中心长袁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澳门金沙城中心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潮,澳门金沙城中心教务处处长、基教处处长王健,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徐晓明、院长黄海涛,澳门金沙城中心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蔡丹,澳门金沙城中心社会科学管理处副处长、教育学部办公室主任吴跃东,以及教育学部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与骨干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范国睿主持。

 林在勇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澳门金沙城中心作为上海市属高校,对上海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澳门金沙城中心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他们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育学科在不断变化的未来世界中的角色和作用亟需深入探讨。他期待本次专家咨询会能为上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以期转化为造福于民的政策和机制。

 袁雯在会议中指出,教育强国的实现必须以强师为前提,而强师又必须以强师范为基础。师范大学必须以教育学科为牵引,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落到实处,以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她提出,未来的教育强国应该是一个融合、衔接、融通、融汇的体系。当前各个学段相互割裂的评价目标,不利于个体的终身成长。因此,需要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设计好各个学段的评价体系。

 范国睿在主持中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会议背景,他指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正面临人口结构变迁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正处于全面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时刻,应对新挑战、落实新任务,成为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以及教育研究的时代课题。本次会议旨在围绕当下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未来改革发展趋势,共商教育学科建设与创新,以高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助力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

 在专家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教育学科建设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发表观点。

 张民生回顾了上海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认为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尤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影响下,教师的角色更加重要。澳门金沙城中心应继承师范性传统,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教法研究,以适应教育改革需求。他呼吁,教育学科建设应结合高端研究与解决一线教育问题的能力,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引领。他还指出,当前教育改革面临口号化和缺乏具体实施策略的问题,需要师范大学发挥更大作用。

 俞立中表示,关注学科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他认为在教师教育中要重视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要将教师培养的重心放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辨、学会选择”上;第二,关注并增强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成长的认识;第三,在人工智能时代关注教师的引领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及时调整教师教育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佘国平认为,作为上海地方性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建设,除承担教育学科的一般功能,即瞄准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外,还应将服务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任务,应努力体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特征和品质,塑造城市和城市教育的品格、信念和追求。他指出在新形势下,上海教育学科建设需要为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知识、理论、决策支持。

 丁钢认为,“AI赋能”仍然是信息化的概念,传统的信息化手段、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应对AI带来的挑战,教育学科亟需探索构建一种“主体再生式”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他指出,教育学科当前的重要使命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张民选指出,虽然上海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培养学生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方面仍有待加强。学生在资源有限、需要团队协作、条件不充分的环境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亟需提升。他呼吁,教育界应重视这一问题,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李政涛认为,上海基础教育要对标发达国家找到提升点,在教育衔接、贯通上找到改革点,在融合创新层面找到引领点。他提出要致力于实现基础教育的基点和高层教育龙头的融合、上海基础教育和上海城市发展的融合、教育家精神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融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育改革的融合、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职普融合、普特融合、教育数字化与创新改革发展融合、科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以及思维、情感和审美的融合。

 王洋表示,随着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高校的研究方式正在经历变革,需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研究。他指出,必须积极探索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深入的哲理性研究,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刘念才指出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关于教育评价的问题,他认为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建议关注基础教育评价的研究,并考虑如何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最后,他表达了对学科教学人才引进和稳定性的担忧。他呼吁,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科教学人才。

 蔡三发认为,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队伍和平台的建设,以此为基础和龙头,全面推进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他指出,澳门金沙城中心作为一所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高等学府,应当以教育学为主学科,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同时展现其综合性。他表示,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教育学科必须进行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三方面的调整。

陆一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视角谈了建设教育学科的三点思考:第一,既要继承传统教育学科内的丰富知识和资源,同时也要意识到打开跨学科的思路会为认识、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不一样的启示;第二,要在学术、资政工作中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同时要用自身的判断力、见识及眼界驾驭好数据;第三,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走近AI去想象我们面临的危机、挑战与机遇,要跨越自身局限去构想未来。

 徐士强认为,学科建设本质在育人方式。他指出,为了使教育学科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成为上海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探索和转变育人方式,以学科建设的逻辑探索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探索适合一线老师的研究范式,厘清其价值导向、运作机制;第二,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培养画像探路,挖掘校长的隐性知识,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的素材、资源和案例;第三,为改革创新型的澳门金沙城中心发展塑形立范。

仲立新提出,澳门金沙城中心需要突破传统学科建设思路,建立问题导向为牵引的学科建设思路,进行学科交叉创新。谈及教育内部与外部的问题,他表示要聚焦国家需求,普职融通是国家需要推进的重大战略,也要关注人才培养适配性、人才适应社会变革方面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在上海基础教育方面,他指出要特别关注“新知识教育”与“非知识教育”,并认为以上两个领域完全彻底的变革对教育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范国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澳门金沙城中心教育学近期取得的成就,他指出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获批,得益于澳门金沙城中心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战略决策以及澳门金沙城中心相关职能部门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教育学科全体老师十余年的辛勤努力和深厚学术积淀,得益于全国兄弟院校和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两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的获准立项,既有赖于首席专家和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学术积累和科学论证,也得益于上海教科院等兄弟单位同仁的大力支持;杨伊副教授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为全体老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德树人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他指出,无论是学位点建设,还是重大项目研究,重在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活化学术思维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术创新力,以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实现“0”到“1”的突破;提升学术竞争力,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产出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个人和团队在教育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下一步,教育学部各单位和全体教师将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吸收和消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立足高水平适应上海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整合学术力量,优化布局和建设教育学二级学科,以国际比较教育等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加大跨学科跨单位学科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科学与工程教育等相关学科,使上海澳门金沙城中心的教育学科建设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力度与贡献更显著。


 (供稿、摄影:教育学部)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