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海明教授在法政学院的演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11-12浏览次数:7875


(2003年9月19日)

人生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第一是美德,因为美德是取得幸福的必要条件。第二是自由,因为自由是使人能够实现他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成为一个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人的可能条件,它是一个人求得创造性幸福的必要条件。

一、人为什么最应该珍惜的是美德。

美德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有有了美德才可能取得幸福,然而我们往往看到的恰是相反的现象,有德的人往往没有福,缺德的人往往很享福。康德认为幸福和美德没有必然联系,你要想求得幸福,那你不要求美德。这是错误的,求美德是求幸福的最根本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德的人没有福,有福的人却没有德呢?这是因为幸福是很难得到的,美德只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它还有三大必要条件。就如冯友兰所说的才、力、命。才就是天资,就是说你想得到幸福,你仅仅有美德还不行,你还得有才。有了才还得有力,才是潜在的东西,才不是能力,要想变成能力,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力。力是实现才的,不是创造才的。如果你没有力,才就变成潜在的东西,就等于零,我们常讲勤能补拙,不是说勤能创造才,仅仅是说你能实现才。你既有才,又有力,还得靠命即机遇。你有了才、力、命,还应有德。德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有德者却没有福,并不是因为他有德而无福,而是因为他才、力、命差。单就德来说,有德必有福。而我们在社会中看到的缺德者为什么有福?不是因为他缺德,而是因为他才高、力大、命好。有德必有福,缺德必有祸,有德者未必有福,缺德者未必有祸。美德是人求得幸福的根本的必要的条件。

美德不仅仅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美德一开始总是一种他律,因为美德和道德会使人的自由、欲望受到压抑。它是一种“恶”,一种必要的恶。人一开始不愿意有道德、美德,就是因为它对人的自由、欲望的一种限制,但是美德所带给你的好处和你受到的限制相比是大大的利,它能防止更大的恶,是一种必要的“恶”。如果一个人拥有美德,他就会感到美德不断地给他带来利益,带来快乐,他就会爱上美德。美德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利益,其实大于金钱。如果一个人有了美德,他会逐渐爱上美德,为美德而美德。这时他的行为目的和行为需要就是美德本身,美德就由手段进化为目的,实现美德就是获得了幸福。

那么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你最大的欲望、希望得到实现。如果人们的行为目的就是为美德而美德,美德成为他的重大的目的和需要的满足,那么他就处于幸福状态。这种幸福叫做德性幸福。幸福有社会幸福、精神幸福,这些都叫做非德性幸福。以美德自身为目的而得到的幸福就是德性幸福。所以人就应该珍惜美德,不仅因为美德是求得幸福的最根本的手段,而且因为美德本身就能够成为,并且确实能够成为幸福。一个人有美德,你可能会得到幸福,但是你未必能得到创造性幸福。你只有热爱自由,醉心于自我实现,你才能得到创造性幸福。

二、经济的道德选择问题。

市场经济的道德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买卖行为,就是买卖行为总和。市场经济的行为都是完全利己的。买方希望贱买,卖方希望贵卖,最后只有等价交换。什么是等价交换?经济学家认为它是一个统一规则,从整体看,它是不可违背的。事实上每一个交换是可以违背的,从总体看也是可以违背的。可以违背的,是规则、不是规律。规律是不可违背的,规则是可以违背的。市场经济行为不仅是卖方和买方的竞争,而且,买方相互之间、卖方相互之间也竞争。竞争是市场规律的固有规律,它是利己的。当然,这不是说无私的行为不存在,只是无私的行为不在市场经济里面。市场经济行为的目的虽然是为自己,但是市场经济的行为有两种,一个是损人利己,一个是为己利他。那么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就是为己利他。

为己利他就是一切市场经济行为应当如何的道德原则。损人利己就是一切市场经济行为不应当如何的道德原则。而我们现在认为:集体主义、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才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个人利益一旦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你就得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如果这样就不再是市场经济,而是计划经济、统治经济、命令经济。集体主义是市场经济的死敌。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无私奉献又是市场经济的朋友。因为人不仅有市场经济的行为,它还有非市场经济的行为。一个人在非市场经济行为领域里,应该奉行雷锋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集体主义、雷锋精神、无所奉献固然不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但是它是市场经济的人格保障。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是为己利他,无私奉献是市场经济的人格保障。这种解释还碰到了传统文化的冲击。许多人都认为儒家道德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其实儒家的道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并没有根本的分歧,我们现在的道德并没有逃离儒家道德的樊篱。儒家的基本原则,和我们现在社会是一样的,也就是无私利他、自我牺牲。儒家是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自古以来,儒家就瞧不起商人。历史不是没给儒家机会,儒家道德使中国越搞越落后。现在儒家又复燃了,我想这是回光返照,不会长久。

三、自由化的问题。

自由化问题,是经济哲学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哲学的问题。历代伟大的思想家、巨匠和哲学大家都倡导废除私有制,因为私有制必将导致剥削和经济不公,只有公有制才可能消除剥削,消除经济异化,实现经济公正。什么叫异化?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做出不属于自己的行为。异化的原因来源于一种强制,没有强制就没有异化。经济异化就是指自己创造不属于自己财富的行为。经济异化来源于经济强制,经济强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资本、私有财产也是一种强制力量。现在我们的非经济强制原因已经消除了。只有私有制这个经济强制还存在,必然导致经济异化。私有制一下子就可以废除,但是你废除不了私有制的恶果——剥削、经济异化。只有社会的生产达到一定的高度,废除私有制才能废除私有制的恶果。当社会的财富还没有相当的丰富,物质需要还不能得到相对的满足的时候,你废除了私有制,社会的统治者,领导者就会把对群众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剥削。那样你废除了私有制,剥削没有废除,你只是改变了剥削者和剥削的方式。过早地废除私有制,不仅使私有制更加严酷的存在,而且它还造成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这就是效率低下。物质的满足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人的思想也就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生产力低下,你的物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其原因之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另一个是分配的公平问题。分配不公,物质需要也得不到满足,道德需要就少。这是我们现在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当生产力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的思想觉悟决不会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度。公有制要想成为一个效率经济,就要以人的思想觉悟达到相当的高度为前提。而人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每个人的物质需要的极大的满足为前提的。我们现在的思想觉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效率经济,公有制经济是一个无效的经济。在这个时候你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不但遏制不了私有制的恶果——剥削、经济异化、经济不公,而且你还导致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当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万不可废除私有制。它是一种必要的恶。必要的恶一方面能够防止更大的恶,一方面能够求得更大的善。当然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的时候,这时候的私有制就不是一种必要的恶,而是一种纯粹的恶了。那么在这种时候就应当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中国落后的原因分析。

我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其实就是想找到中国落后的原因。在古代中国没有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和西方同样自由,同样奉行着自由主义。中国是处于完全的思想自由状态。另一个原因,中国和西方同样没有被利他主义所束缚,利他主义同样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把无私奉献是作为评价行为善恶道德的唯一准则,这种理论就叫作利他主义。中国古代和西方一样没有被这种利他主义所统治,所以就和西方一样繁荣兴盛了。那么进入了中世纪,中国也没有落后,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和西方同样的停滞不前了。中国和西方同样丧失了自由,而在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的统治之下生存。而进入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为什么呢?因为西方有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主流是崇尚自由,推崇个人主义。正是这种运动打碎了专制主义、集权主义。但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没有实现民主,相反达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自由主义认为社会只要存在,自由应该达到最大限度。而集权主义是自由达到最小限度,强制达到最高限度。没有自由主义,社会注定就要停滞。自由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也是社会繁荣兴旺的最根本的必要条件。所谓自我实现,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自我实现就是和儒家和道家一样做一个道德完人,把自我实现理解为自己潜能的实现也是不对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潜能。自我实现乃是指每个人创造性潜能的实现。正常的人都有创造性潜能。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没有创造性呢?因为没有个性。没有个性注定没有创造性,你有个性未必有创造性,但是你没有个性绝对没有创造性。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个性呢?因为我们没有自由,自由是和个性成正比的。一个社会越自由,那么每个人的个性实现就越充分,创造性潜能发挥就越充分,自我实现程度就越高,社会就越繁荣兴旺。因为社会的精神、物质财富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都是创造性潜能实现的结果。自由是社会前进的根本的力量,自由的精神乃是社会前进的精神。

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它认为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从而成为一个最有价值的人是最宝贵的。它以此为价值,构建自由社会的理论,它就是关于自由社会的原则、价值、理论和这些原则、价值、理论如何实现的理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其实是一个层次的理论,社会主义是关于公有制社会的一种理论,而自由主义是关于自由社会的一种理论。这就是西方占据统治地位四百年来从十七世纪洛克奠定的自由主义,一直到今日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三个东西,第一,是自由的价值,自由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前提。第二,它提出了一系列自由社会的原则,自由的法治原则、自由的限度原则等;第三,提出了宪政理论,就是要靠民主,民主一定要是宪政的民主。

社会为什么奉行利他主义行不通?利他主义认为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它否定个人利益的追求,而个人利益是社会进步的最有利的源泉,利他主义堵住了这个源泉。个人主义相对利他主义优越无比。个人主义主张为己利他、自我实现,它具有一种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利他主义正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依然有集权主义、专制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束缚,而西方从这些中解放了出来。有人说,怎么能把社会的进步归结为社会的道德?这是一种误解,道德确实没有力量,但是一个社会的前进的真正的动力,在于你推行的是什么样的道德。因为一个社会的前进靠每个人的行为。而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他的社会活动都在一定的规矩之下,人的规矩大体讲只有两种,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法律是道德的一种实现,法律自身没有原则,法律的原则是平等、公正、自由。公正、平等、自由并不是法,它是道德。既然法律自身没有灵魂,以道德原则为原则,因此我们说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道德原则支配下的。一个社会奉行什么样的道德,乃是一个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你奉行优良道德,你这个社会就会迅猛前进,最优良的道德就是为己利他和自由,一个社会奉行了这两个原则,我敢断定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迅猛发展的社会。最恶劣的道德就是专制主义、集权主义、利他主义,任何社会奉行了这样的道德,它必定是个停滞的社会。(何庆群 整理)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