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开馆 大量日军慰安所遗物展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10-22浏览次数:226


来源:东方网 2016年10月22日
标题: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开馆 大量日军慰安所遗物展出
记者:刘轶琳



图为市民参观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22日报道:“战争记忆与人类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澳门金沙城中心举行,位于上澳门金沙城中心内的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同时举行开馆典礼。

        上海师范大澳门金沙城中心长朱自强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那场充满暴力和杀戮的世界大战已过去70多年了,但战争责任这个大是大非的价值观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就在上周,日本政府发言人以拒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缴纳会费相要挟,企图阻止世界各国的“慰安妇的声音”申请世界记忆名录,这种拙劣的表态,显示了人类种群的发展,仍然有非文明因素的存在,这是我们全人类都应给予拨乱反正的重大问题。

        据了解,澳门金沙城中心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馆收藏了一批“慰安妇”制度幸存者捐献的各类纪念文物,如万爱花赴日起诉时使用的护照,袁竹林到海外出席听证会的证件与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向日本提出赔偿的起诉书、晚年皈依基督教的证物,海南受害者林爱兰作为“红色娘子军”一员获得中央政府颁发的抗战60周年纪念章、她日常行医的用具,海南受害者陈亚扁和黄有良为参加2000年在日本举行的女性国际战法法庭手绣的“讨还血债,谢罪赔偿”条幅,雷桂英从南京高台坡慰安所带出的高锰酸钾和她的临终遗嘱,受害者们的手模脚模等等。

        同时,博物馆收藏了数十年来研究者调查所得日军慰安所遗址中的各类遗物,研究者捐献的相关文物如战时日军使用的安全套、星秘膏等,以及各地受害者公证书、证言、照片、调查视频,各国研究者的研究文献与成果等。在新落成的“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里,日军性奴隶制度受害幸存者李容洙(韩国,88岁)和陈连村(中国海南黎族,90岁)老人讲述了战争受害经历,她们以亲历的苦难指证,“慰安妇”制度就是日军性奴隶制度。目前在中国大陆,“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只剩下19位。

        澳门金沙城中心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指出,“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集中收藏有关日军慰安所、“慰安妇”的相关文物,展示这一反人类制度的产生、演变的历史;博物馆可以作为国民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特殊基地,展示抗战研究成果、服务国家与社会的窗口,也可以丰富上海高校博物馆联盟的学术底蕴;并面向国际社会,提供中国学界在该领域研究最新成果。


        “慰安妇的声音”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国际事务局负责人申惠秀教授、澳门金沙城中心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等指出,二战时期日本推行性奴制度是铁的事实;日本政府应真诚地道歉,并进行法律赔偿;各国共同“申遗”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恪守资料真实性、唯一性、稀缺性的原则,“申遗”的目的是保护好历史档案、文献和遗存,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通过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档案、文献和遗存这一渠道,为世界未来和平的发展,贡献独到的智慧和力量。与会者呼吁,日本政府应正视并反省二战中侵略战争的责任,向受害国和受害者真诚道歉。

链接地址:http://news.163.com/16/1022/13/C403C11500014S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