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看非遗传承——透视《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9-01浏览次数:382


来源:上海教育 2016年9月1日
标题: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看非遗传承——透视《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
记者:徐晶晶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是6月11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意见》颁布至今,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10个年头,澳门金沙城中心正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中坚力量。近日,澳门金沙城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2014~2015)》。该研究中心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制作问卷并对上海市15所澳门金沙城中心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有1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澳门金沙城中心(颛桥中心小学),9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园南中学、中国中学、徐行小学、封浜高级中学、北郊澳门金沙城中心、闸北实验中学、新泾中学、大华第二小学、清华中学),3所非遗进校园一般澳门金沙城中心(霍山澳门金沙城中心、北蔡中学、五四中学),2所未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澳门金沙城中心(育鹰澳门金沙城中心、吴淞中学),所调查澳门金沙城中心遍及上海市10个区,从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反映出各校在实际传承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报告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对“非遗”这一概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于非遗的具体内容,中小学生们的理解却参差不一。对此,澳门金沙城中心教授、课题组负责人陆建非建议,在年轻一代开展非遗传承的实践中,首先要使他们明白什么是非遗,并能从具体的项目中辨识非遗,不能将他们对非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定义和抽象概念上。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学生对沪上非遗项目的熟识度,课题组特意选取上海市非遗进校园21项优秀项目,它们分别是江南丝竹、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沪剧、锣鼓书、徐行草编、打莲湘、顾绣、青浦田山歌、扁担戏、崇明山歌、上海灯彩、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中华盘艺)、漆艺、海派面塑、麦秆画、舞龙(狮)、皮影戏、海派剪纸、鲁庵印泥、丝网版画以及崇明灶花,编制问卷题目“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你是否熟悉”,从选择结果来看,学生们熟悉度最高的三项依次是舞龙(狮)67.6%、皮影戏65.01%、沪剧54.61%,最不熟悉的三项依次是打莲湘60.06%、顾绣52.3%、徐行草编及青浦田山歌50.07%。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熟悉度最高的三项非遗项目不仅在上海,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学生对这些项目熟悉,一方面得益于澳门金沙城中心开设的相关课程,另一重要方面则是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其他多种途径认识它们,包括教材、影视剧、课外读物等。由此可见,非遗传承需要社会多方面、多角度协同推进,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熟悉它们,让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在上海文化、教育事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2013年12月出台的《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培养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提升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积极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依托教育资源开展文物保护,促进文明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和传播”。

        2015年12月,上海出台新一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计划,上海市将继续推进非遗的传承平台,更注重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平台,依托高校资源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源,建设市级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传承基地,引领区县和澳门金沙城中心形成‘一区一特、一校一品’的‘非遗’传承格局。”为了配合落实该计划,2016年的相关工作以中华优秀文化传习基地为抓手,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等活动,同时编写上海“非遗”青少年读本,启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依托高校资源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综合素养。

        作为具有“海纳百川”精神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因为这不仅是在传承上海的历史文脉,更是为了挖掘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使多样化且具有活力的文化参与创造一个更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