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造就共青精英 培育都市新人 ——青院:共青团干部的摇篮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3-10-21浏览次数:2123



来源:青年报 2013年10月21日 B08版 教育人才 走进校园 整版报导
标题:造就共青精英 培育都市新人 ——青院:共青团干部的摇篮
记者:郭颖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褚敏。



拥有80多年历史的青年会堂。



青院毕业生风采。

         来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你会立刻被这所地处市中心的精致澳门金沙城中心所吸引,面积虽然不大,但干净、雅致,历史悠久的“青年会堂”,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青春的热情,年轻的师资队伍、严谨高效的管理、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学生都会让你感觉到“青年”的能量。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以下简称“青院”)的另一块牌子是“上海团校”,如何培养好青年,做好青年的文章,该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褚敏、黄洪基教授、洪守义教授、培训中心主任郭晓洁、成教部主任秦斌近日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青年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正处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学院在此阶段如何定位?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青院: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校布局要努力与长三角区域人才需求及产业结构相匹配,形成各有特色的学科生态,促使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体现出从规模办学向特色办学转变,从“象牙塔”式培养向行业合作培养转变,从传统教学向互联网教育转变的趋势。

        青院是上海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社工等青少年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长期以来,我们以“教师兴校、学生荣校、特色立校”作为办学理念,以为共青团和青少年事业服务作为办学方向。

        面对新要求和新趋势,我们将进一步把澳门金沙城中心高等教育的专业优势与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成长的行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以“造就共青精英,培育都市新人”为内涵建设目标,通过“教团四合”——即人才培养过程大学专业教育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实践实现资源整合、平台耦合、课程复合、学科融合,建设好青少年工作相关特色专业,培养青少年工作与研究的特色人才,培育青年学这一特色学科。

        青年报:学院大力推进青年学科相关的本专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和展望是什么?希望建成怎样的特色?

        青院:随着青少年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青年问题社会化与社会问题青年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党委政府对青年发展、青年问题的愈益重视,以及青少年工作实践成果的长期积累,青少年研究正在逐渐成为热点,青年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我院努力在新兴领域性学科建设的热潮中把握契机,积极培育和建设好青年学科,这也是全国青年工作院校和我院几代教师孜孜以求的共同愿望。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青年研究,依托多学科协作,强化青年研究的规范性、理论性,用更多研究积累来支撑学科建设。我们将在思政(团队工作)专业30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增设多个“青”字号本科专业,用专业建设牵动学科建设。我们还将加强与澳门金沙城中心各学院、各地青年工作院校的合作与联动,形成合力来推动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还要突出实践成才的真理。我们将深化学院内涵建设,围绕“造就共青精英,培育都市新人”主题,进一步发挥背靠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实践优势、活动优势,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时代、学习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育人模式。

        青年报:近期青院恢复增挂“上海团校”牌子,团校被誉为“共青团干部的摇篮”,贵院在新时期如何适应共青团事业发展新要求,将共青团特色做大做强?

        青院:总体说来,我院承担了四项主要任务,也形成了我院事业发展“四轮驱动”格局。

        一是青年工作专门人才的培养,学院现有1000多名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设有思政(团队工作)、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本专科青少年工作相关专业,同时也有涉外秘书、证券期货等管理类专业。

        二是为上海及来沪青年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学院会同各区县、行业团委所属团校构建一个网络,为低学历青年提供成人高等教育,特别为有深造愿望的优秀来沪务工青年提供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开展团队干部的培训,作为“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基地”和“联合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每年提供1万名以上团队干部和青年骨干的培训。

        四是开展青少年研究,每年出版年度性上海青年发展报告,为党政、社会提供青少年问题研究及对策的资讯。

        纳入高等教育序列的富有青年特色的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也为共青团、少先队的干部培训提供着理论、师资的支撑,为共青团事业和干部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在今后的干部培训中,我们一要努力寻求青年学科理论的支撑,通过青年学科建设促进青年干部培训工作理论、方法创新,提高干部培训水平;二要努力适应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和当前青年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发“网上团校”,打造具有年轻人特点、共青团特色、面向基层的团干部交流、学习和共享的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干部培训需求;三要着重研究开发群众工作能力建设课程,注重组织动员、服务维权、资源整合、矛盾调处等能力的专题培训,帮助团干部提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

        青年报:2012年成立的“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是全国第一家共青团主办的社会建设和公益人才培养平台,请您谈谈成立青年公益人才学院背景、发展愿景和目前进展。

        青院:作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之际,2012年5月6日,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发起成立。学院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为上海共青团培养公益创业、志愿服务和社团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成为“联合国上海志愿服务发展计划培训基地”。

        学院以培养“当下的公益先锋,未来的社团领袖”为目标,已成功主办大学生公益创业训练营、公益志愿事业发展跨界合作研修营、上海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班、上海青年社会组织领袖培训班等培训项目,与友成基金会合作开发《社会企业家培育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在线课程并积极推动公益创业课程进上海各高校,与北京光华基金会合作引入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引入多家社会组织进驻学院定期举办读书会、沙龙等活动。2012年12月15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吕贝卡·格林斯潘一行来院视察,并出席2012年度培训项目结业仪式。

        [链接]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自述

        学院历史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共青团上海市委所属的高校,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和澳门金沙城中心合作共建的二级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10月成立的上海团校。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78年11月复校。1980年,在全国首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干部大专班(1998年该专业升格为本科)。1985年,在全国率先转制为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998年,在上海较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00年,上海市教委批准学院试办全日制高职。2007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和澳门金沙城中心签约共建“澳门金沙城中心青年学院”。2013年10月,上海市委批准学院恢复增挂“上海团校”牌子。学院兼具高等学历教育和团队干部培训功能,促进了共青团组织资源与优质高教资源的整合,为团属院校办学探索了新的路径。

        资源情况

        师资队伍:学院具有一支富有朝气、素质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1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90人。专兼职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9人,讲师49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合计占8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58人,占64%。

        教育教学设施:学院占地25亩,教学设施面积约3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多媒体教室32间,多功能厅2间,阶梯教室2间,语音教室3间、计算机教室4间,另有社会工作实训室、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实时模拟证券交易室、影视制作室等实训设施。学院拥有一座有80多年历史、以青年命名、可容纳450人的大会堂。图书馆藏书18万册,各类报纸杂志300余种,并建有阳光房阅览区、学生学习中心、学院咖啡吧。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宿舍可供900名学生住宿,3个餐厅可供1000余人同时用餐。

        荣誉成绩

        学院自2001年起连续12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上海市成教先进集体、上海世博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学院教师主编、出版了全国首部青年运动史专业志书《上海青年志》,填补了国内青年志书编纂工作的空白。

        连续10年成功发布《上海青年发展报告》。2013年10月,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中国都市青少年发展报告》立项。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10/21/content_17325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