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沈语冰来到澳门金沙城中心文科实验楼光启学术中心1103会议室,作为上澳门金沙城中心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二期“光启艺术人文论坛”主讲嘉宾,为师生们带来对塞尚的最新研究成果。
沈语冰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艺术史学者,塞尚的作品又深受美院师生喜爱,二者焕发的合璧之光吸引了许多听众,会议室里济济一堂,热烈而愉悦的智性气氛充满整个房间。本期讲座由美术学院彭莱教授主持,她介绍了沈语冰教授的学术领域与成就,随后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朝晖简短致辞,他代表美术学院表达了对沈语冰教授的敬意与谢意,同时出席的还有美术学院副院长翟勇、赵志勇,以及各专业教师。
讲座始于介绍塞尚的同侪对他的推崇,从莫奈、雷诺阿、高更到毕加索和马蒂斯,他们或收藏其作品,或造访讨论,或创作带有致敬性质的作品,他们是塞尚忠实拥趸中的元老,这些日后的画坛巨匠奠定了塞尚在艺术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讲座中,沈语冰教授简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对塞尚研究的格局,即由形式分析、精神分析和现象学这三驾马车引领。形式分析之路由塞尚的伯乐罗杰·弗莱开启,从他的绘画双重性(平面与三维)到汉斯·霍夫曼的“推拉关系”,再发展至格林伯格的平面性学说。精神分析则始于夏皮罗,而克鲁姆兰对《草地上的午餐》、《圣安东尼的诱惑》、《田园诗》的自传性质三联画的解释是其中的杰作。而现象学的学者如梅洛-庞蒂,倾向于从旁观者对现象的观察角度对艺术风格,甚至是哲学问题进行阐发。
其后,兴起的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沈语冰教授援引了罗丝·巴特勒的《在大师的阴影里:塞尚、莫奈和罗丹的模特夫人们》(2008)和苏姗·西德劳斯卡的《塞尚的他者:霍滕斯肖像》中的一些论述,启发了听众们从新的角度凝视这些塞尚夫人的肖像。
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另一位不可绕过的塞尚研究者便是T. J. 克拉克。沈语冰教授指出,他关于塞尚的著名研究《弗洛依德的塞尚》与前述精神分析法不同,他将精神分析与弗洛依德时代的社会环境的分析结合起来,甚至与欧洲现代文明的毁灭性打击——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最后一个话题关于视觉考古学着重介绍了乔纳森·克拉里的专著《知觉的悬置》,以《松石图》为例展示了克拉里如何通过对塞尚创作此画同时期的大量知识体系的考掘,以及对同时期的主要视觉机器——早期电影——及其动态影像视觉经验的研究,得出拥有强大解释力的相关结论。
沈语冰教授以其渊博学识与卓越的学术眼光,让灵感与思考在会场共鸣,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后,本场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摄影:美术学院)